大家好,我是兴趣电商品牌操盘手“李晓伟”,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在抖音,我们如何用品牌视角在平台实现逆袭。
这是我一个做抖音的商家朋友的数据,上图左边是他3月份的数据,特别好,在整个赛道里算是准头部的位置了,但是5月份的时候,数据下滑特别夸张(右图)。
在抖音,除了一些头部玩家,还有很多小玩家,平常一个月可以做个200万,300万,一有风吹草动,一个月就只剩几十万,他们熬不下去就会得出一个一致的结论,叫做内卷。
今年,很多人都觉得抖音普遍内卷,觉得:流量成本高、主播运营不稳定、供应链不可控、小玩家越来越难。
实际上我们如果用更深层次的角度去思考对抖音的定位,内卷产生的根源就是商家不把它当成一个可沉淀的平台,而是薅一波流量就走。那么,你怎么一次性的对待抖音,抖音就会一次性的对待你。
我们都说平台的流量越大,商家越多,最终它要留下什么?最终它肯定是希望留下为用户考虑,为平台考虑,为整个流量的持续价值考虑的商家和品牌。
从另外一个维度去分析商家的分类,流量驱动型和品牌驱动型商家的区别可以简化为一个公式来概述:
传统的品牌在过去是怎么沉淀的呢?通常,他们都要耗费十几年的代价打造品牌,比如,现在知名的鞋服品牌“安踏”,30年前就是用传统品牌的打法成长起来的。
他们首先做好的就是品牌定位,成功占领用户心智。安踏最开始的定位是给小镇青年提供梦想动力,它的slogan是“永不止步”。
安踏请到了后来拿到奥运冠军的“孔令辉”,通过铺设广告将安踏“奋斗者的精神”向市场传递,而宣发效果非常好。
那么,相比传统的品牌营销路径和平台,定位为兴趣电商的抖音,其特殊性在哪里呢?
它能直接在品宣跟品效上形成简单的、完整的、快速的闭环平台,同时,它的流量又特别大。
从这个角度来看,抖音具备很高的品宣价值,首先用户、内容、产品标签精准度高,其次,用户从看到一个短视频到下单购买甚至到复购流程,整个决策闭环很短。
并且,过去签约一个明星的费用要百万到上千万,但如果把抖音当做品牌宣发主阵地,通过合作明星带货,给予坑位费等获得电商授权,就相当于得到了一个KOL代言的效果。
流量集中、消费决策链路短,在这样的大环境之下,品牌之间要拼什么?拼的是如何迅速在一个平台把产品和品牌灌输到消费者的脑海里,所以我们要粗暴,但同时也要精细。
所以在我们看来,抖音非常适合有内容基因、有才华、有产品、真正有沉淀的企业去做突破。
如果我们从更立体的角度去理解一个品牌的话,它一定也是多维度的。第一点毋庸置疑是它的产品,产品即品牌。
品牌需要对产品卖点,也就是USP(核心价值利益点)进行梳理,再进行视觉化的表达,方式不限于产品包装、线验店、VI系统及短视频。
还有,包括如主播即品牌、内容即品牌、渠道即品牌等,都各有其细分的运营要点。把握好五维体系是品牌崛起需要落实到位的有效方法,更是品牌需要长期学习的一个主题。
本文内容源自嘉宾分享,飞瓜会整理发布,仅供大家参考,不代表飞瓜会的观点立场和操作建议。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电 话:0731-8893 9888
邮 件:huxiangshangmao@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