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in Business / 主营业务

ob欧宝体育app苹果:大宗商品价格回落开始“磨顶” 利润和生产如何平衡

日期:2022-08-03 21:28:55  来源:张信哲代言欧宝体育在哪下载 作者:欧宝综合体育app下载

  7月22日,研究院举行第三十五期研究例会,本期的主题围绕“大宗商品价格下调与生产利润”展开,上周分析过近期大宗商品价格明显回调,当前进入“磨顶”的状态。原料端产品的价格下调,对下游商品的成本端支撑力度明显减弱。后期来看,企业利润表现如何,又将如何影响生产调整?

  宏观研究员刘新伟:7月份大宗商品价格大幅回落,但最近一周价格下跌的幅度在放缓,预计短期价格或有所缓和,但跌势或难以出现逆转,从经验分析看,价格下跌过程中利润一般呈现收缩状态。

  能源研究员赵渤文:国际能源格局风云变幻,淡季不淡的后果将在旺季显现,能源转型力有不逮的情况下,今年冬天或将成为能源的“大考之年”。

  能源研究员赵颖:本周油价一度出现减仓反弹状况,整体仍然维持震荡偏弱运行。根据我们此前的分析,短期内出现油价反弹状况也在意料之内。但宏观层面对油价上方空间的压制作用仍将持续,油价大趋势仍然是逐步走弱。

  化工研究员李训军:本周化工市场短暂反弹后重归跌势,随着市场的推移,“强预期”与“弱现实”间的博弈也在逐渐增强,加之亏损范围的扩大也令市场情绪不安,化工市场或延续弱势震荡状态。

  化工研究员张凤:本周化纤产业链延续跌势,周内后期小幅下跌,整体趋于稳定。聚酯综合开工率和下游江浙织机综合开工率变化不显著。未来化纤-纺织行业将面临怎样的转变,利润变化是否会影响企业的开工,可以从成本传导和需求反馈两个角度进行分析。

  化工分析师吴燕妮:7月化工市场盈亏各半,在原油带动下整体价格下沉,涨跌幅度不一,部分产品进入亏损并有继续扩大的风险。

  农业研究员孙光梅:农业保供稳价政策引导加上自给率较高,市场信心与安全感相对较高。预计接下来,包括农产品在内的大宗商品市场运行形势更趋向复杂,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增多。

  造纸及农资分析师耿赛:尿素市场进入需求淡季,供大于需情况暂难缓解,加之部分原料价格走弱,成本支撑不足,7月下旬到8月中上旬尿素价格弱势运行,接近部分煤头企业成本线后,下行趋势或有所缓解。

  金属分析师赵泽泽:本周钢材市场迎来短暂反弹,钢厂利润得到一定的修复,但基本面情况未有明显改观,需求未见好转迹象,但8月市场需求预期出现阶段性好转,整体8月钢材形势较7月或有所好转。

  2022年第30周,国内大宗商品价格延续回落趋势,但跌势较上周已经有所放缓。期货视角看,本周商品整体下跌幅度在1.45%,其中工业品下跌1.32,农产品下跌超过2%,从板块角度看,黑链、建材、煤炭、饲料下跌超过5%,品种角度看,焦煤、玻璃、苯乙烯等产品下跌1.77%。从7月份累计价格波动看,7个品种累计跌幅超过20%,减少4个,跌幅超过10%的商品有37个。现货价格方面,中国大宗商品出厂价格指数下跌1.8%,其中工业品指数下跌2.22%,农产品指数则下跌0.88%。流通领域50个重要大宗商品中为下跌的有11个。

  当前大宗商品仍延续宏观定价逻辑,主要思考全球性需求收缩带来的影响。2022年国外市场受到高通胀因素的影响,因此推动需求曲线左移以应对通胀,典型的例子是美欧国家进入到加息周期,并在物价高企的背景下倡导“节约”;而中国则在推动需求曲线的右移以获得稳增长的动力,典型的例子是在汽车、房地产等行业所采取的刺激性政策。

  未来有三种可能,一种是海外延续防通胀逻辑,即欧美国家陷入滞胀进程,当前反映国内需求收缩现实和政策利好预期交织逻辑会延续,国际属性大宗商品继续磨顶;第二种是海外衰退交易继续升温,会对国内权益资产收益产生影响,平衡会有变化但很难产生实质性影响,第三种是确认进入到衰退状态,全球经济难免会相互影响传递。国内消费本来存在缺口,如果叠加全球衰退,总需求压力会显著上升。对熊市阶段的大宗商品,需求是主导因素,当前承压的态势已经形成,且大宗商品价格调整常和全球经济衰退的预期会相互强化。

  近期国内市场继续反映宏观逻辑,但基于半年数据的下半年政策加码预期可能会有所发酵,从而对短期价格走势形成影响,本周价格跌势放缓就有这方面的原因。美联储加息消息或成为接下来一段时间的主要国际影响因素,对衰退还是滞胀的观察仍要继续,衰退交易与商品下跌是否可能会成为接下来一段时间相互强化的两个矛盾需要特别注意。7月份最后一周,商品价格或延续偏弱走势,7月份大宗商品价格大幅回落。

  国际方面,本周热点聚焦两个关键词:加息和热浪。2022年7月22日,时隔十年欧央行首次开启加息,将三大基准利率上调50BP,加息幅度创下20年最高纪录,同时推出了TPI(传导保护工具)对抗碎片化。市场认为欧央行的50BP加息脱离了前瞻指引(25BP),具体的加息路径变得不再确定而取决于具体通胀水平和经济基本面,这也导致对欧央行的加息观点分化,欧元、欧债等资产的大幅波动。欧央行加速实现货币正常化的操作对欧洲经济并不是一个“正面”的操作,它彻底改变全球“负利率”下限,叠加美联储本周75BP加息预期和能源危机的局面,市场阶段性开启高避险模式,导致大宗商品市场价格迎来两波大幅的下行,比较有代表是铜,已经较3月份高点累计下跌了32%。第二个是热浪,欧洲和北美地区普遍迎来了高温天气,导致电力需求急剧上升,而出行需求开始反季节下滑。美国天然气期货较月初快速反弹40%,而欧洲天然气因为北溪1不可抗力因素影响,持续维持在150欧元/兆瓦的高位,严重冲击依赖天然气的企业正常开工。

  国内方面,半个信用底出现后,进一步的经济复苏仍面临着五大风险,第一个风险仍是疫情,奥密克戎变种时刻影响部分地区经济的正常运行;第二个是金融稳定性,房地产去杠杆并不是一蹴而就,化解房地产“常态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是保障“房住不炒”政策充分落地的必要条件;第三个是欧洲能源危机持续外溢,导致能源进口价格居高不下,在需求侧仍显疲弱的情况下,高成本将大幅限制行业的产能利用率,导致行业间复苏水平持续分化;第四个是全球经济步入衰退的担忧,虽然短期内对中国出口经济的冲击并不明显,但控通胀必然需要冷却过热的需求,这将加剧阶段性产能过剩。第五个是稳就业不仅需要稳岗,还需要考虑扩岗,以工代赈并不能覆盖高学历人员就业,需要中国创新技术型企业扩大岗位,反过来要求政策不能只押注在特定的领域内,而要兼顾全面。从现阶段的政策导向来看,仍将坚持稳健的政策,既要稳住经济大盘,又要合理适度,不搞超限刺激,不透支未来,特别是在下半年物价水平的控制将提到一个高优先级。5月底推出的稳经济33条,经过6月、7月、8月三个月的落地,对下半年经济将迎来一波复苏小高峰仍持有乐观态度。

  从商品和资产的通胀交易来看,虽然货币政策收缩导向非常明确,导致商品和资产价格同步走低,但结构却分化明显,市场仍在积极对美联储看跌期权进行定价:美联储不会放任经济陷入衰退而坚持加息路径,因此一旦有加息宽松消息释放,大宗商品市场就迎来快速的反弹。笔者认为特殊的气候条件和金融条件下,市场对于能源的定价注入过多超调成分,纸价并不能真实反映现货供需的客观水平,衰退预期与流动性的严重过剩泛滥的现状反差强烈,所以衰退交易不改变通胀交易的本质,直到“价格杀死刚需兑现”,通胀交易方能出现拐点。

  粮食和能源之所以被称为两大基础商品,其原因在于两者直接关乎人类生存。从能源来看,其最重要的消费不在于道路运输和工业生产,而在于应对气温变化的“供暖”和“制冷”。自2021年10月开始至今的能源短缺话题,主要核心矛盾便是围绕天气和气温展开。本周,据媒体消息报道,高温天气席卷欧洲,局部地区气温超过45℃,刷新6月同期记录。受高温影响,欧洲地区的能源更加捉襟见肘。

  那么,欧洲到底缺多少气?7月20日,欧盟委员会公布了上半年欧盟自“除北方某国以外的渠道”采购的天然气数量为350亿立方米;而据数据统计,欧盟成员国2021年天然气总消费量约为3960亿立方米,上半年寻求的外部进口量约占总消费量8.84%,可谓杯水车薪。当前各国采取的措施有重启煤电、延长核电淘汰计划、调整碳中和计划以及呼吁节能消费等。可以认为,欧洲这一系列举动实属无奈之举,天然气供应替代是短期内绝对无法解决的硬伤,同时欧洲的能源结构也无法在短期内完成转型,因此“开倒车”成为了无奈之举。随着气温的升高,本就因为“淡季不淡”没有完成的补库计划将更加捉襟见肘,今年冬天会迎来真正的考验。届时,要预防能源价格出现动。

  本周内,虽然北溪1号线恢复供气,但供气量不足年初计划的40%。同时值得注意的是本周内北方某国出访中东,三国领导人会晤德黑兰,考虑到三国的地理位置,这也给未来欧洲的油气供应带来了更多的不确定性。

  参考资料:短期内原油价格下方仍有一定支撑。但宏观层面对油价上方空间的压制作用仍将持续,中长期内油价重心仍会继续降低。

  宏观层面仍将施压油价。历史上美国战后11次经济衰退中,有10次都紧随于石油价格的急剧上升。而经济衰退也会反过来制约原油需求增速,并压制原油价格上方空间。WTI原油期货上市以来,美国经历了4次经济衰退期,期间原油价格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跌,原油价格在美国经济衰退期内的平均跌幅为27%。

  7月份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处于历史较低水平,消费者信心指数可以预测未来消费者开支情况,而消费者支出可是美国经济的主要引擎,在经济活动中的占比高达70%。因此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处在历史低位也是美国经济增长放缓的征兆。目前来看,宏观层面仍将进一步对油价构成压制作用。

  而商品属性层面,在消费旺季下,汽油表观消费量明显低于同期水平,同时汽柴油裂解价差明显走弱。当前汽柴油价格表现相对原油价格相对弱势,导致裂解价差逐步下行。裂解价差代表了原油和石油产品的需求情况。目前裂解价差逐步回落,说明在高油价背景下,下游需求受抑制的效果逐步显现。

  总体来说,在平衡供应短缺和需求放缓预期之后,原油价格下方仍有一定支撑,原油期限结构仍处于非均衡区间内,也预示着短期内油价还不会维持顺畅的单边下行。但放长时间周期看,宏观层面仍将进一步压制油价上方空间。

  本周原油经过前期下跌后震荡反弹修复,但持续时间较短,并在周中以后再次陷入跌势。受此影响化工板块反弹后重回跌势。截止到7月22日,有机化工价格指数收于1248.3,较上周同期下跌0.8%。

  近期大宗商品市场迎来震荡反弹修复行情,原油也经历了短暂反弹,不过之后因基本面推动油价上涨的动能逐渐减弱,加之宏观层面对油价影响力度逐渐加大,让油价重新回到高位区间下沿附近震荡。化工板块与原油走出了相似的行情,说明目前化工产品走势依然是成本驱动的逻辑。当前需求端仍未有明显放量,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强预期”与“弱现实”间的博弈也在逐渐增强,尤其是在亏损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市场信心有所挫伤。

  当前欧美市场新一轮的加息逐步兑现,随着流动性收紧及糟糕的数据背后经济衰退压力下,大宗商品市场的弱势也冲击到了原油市场,油价局势不排除进一步转弱。化工品市场目前除了成本端的底部支撑外,需求端依然缺乏改善的驱动力,且随着时间的进一步推移,市场信心也受到一定考验,加之亏损范围的扩大也令市场情绪不安,因此短期化工市场偏弱震荡的格局或将延续。

  首先,从成本的传导来看,由于主要化纤原料PX、PTA与原油的相关性较强,原油价格的高涨较易传导至化纤产业链,在下游需求较低迷的情况下,化纤产业链的成本难以顺利向下传导,从利润情况看出,化纤产业链利润下降幅度远大于纺织行业,这也印证了化纤产业链承受了更多成本端的压力。总之,成本上升对于化纤产业链的影响更大,企业亏损,诸多企业为降低亏损,不得不降低开工率。

  其次,从需求的反馈来看,今年以来终端纺织服装行业的需求低迷,国内及国外需求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除了与地缘局势、防疫因素相关,与居民的消费意愿关联也较大。截至6月末,我国住户存款规模为112.8万亿元,比年初增加了10.3万亿元,同比多增2.9万亿元。央行近期发布的《2022年第二季度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报告》显示,二季度倾向于“更多储蓄”的居民占58.3%,这比上季度抬升了3.6个百分点。这显示居民更倾向储蓄而非消费,对于居民的纺织服装消费具有一定的消极影响。需求低迷,直接影响纺织产业链的利润,进而影响行业开工率。此外,行业的开工率还受到政策、季节性等因素影响,例如7月份,多个地方发布关于有序用电的文件,其中提及纺织企业,对于纺织行业的开工率也产生了一定影响。

  从上文分析来看,利润降低会影响企业的开工率,但影响利润的主要因素有不同,偏上游的化纤产业链受成本上涨影响更大,偏下游的纺织行业受需求低迷的影响更大。目前成本端的压力减弱,但整个行业的开工情况并未出现明显改善,前期由高成本掩盖的需求低迷产生的影响逐渐显现。

  主要化工品如丙烯、甲醇亏损超过15%;EO、苯乙烯亏损5%-7%;丙酮等微亏。纯苯、正丁醇、冰醋酸、PO、聚醚、乙醇、丁酮、甲苯均不同程度盈利。聚氨酯产业链基本盈亏各半,MDI、PO、BDO盈利;TDI、聚醚、己二酸亏损。针对出口导向型的下游,承受了上游成本未下跌到位和终端需求萎缩双向的压力。

  中上游环节的行业,盈亏对半,总体压力可控。国企更加倾向于保证产量和销售额,亏损容忍度高。(关注新闻:央企要对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科技产业等领域积极开展并购);民企更多减产避险,多看少动。

  后期利润情况预测:亏损的现状可能持续一段时间直至上下游调整到位。上下双向传导,中间环节预计是下跌主力,部分化工品亏损阶段性保持在5%-10%。部分企业将继续调整开工负荷减少产出,预计较多的化工品种行业产出缩量。供需两端均萎缩。企业从要求实现盈利转向保守经营。

  从农业领域来看,因能源及粮食类领域保供稳价政策引导,粮油加工企业当前整体利润可控。但是也有部分产业链主体,面对出现超预期的大幅涨跌,不具备相当能力去进行风险对冲,不可避免存在损失。能够看到,部分采用进口品种进行加工的企业,因进口货价格居高,企业已经降低进口量,转向采购国产货源。

  预计接下来,包括农产品在内的大宗商品市场运行形势更趋向复杂,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企业需要增加风险防范的意识并提升相应措施。同时,也要高度重视政府调控的信号和措施,防范市场风险,不宜过度炒作,避免大起大落。

  7月份以来,尿素领跌化肥行业,截至7月22日,尿素市场均价约2541元/吨,较6月中旬最高价格下跌660元/吨左右,与上半年最低价2471元/吨价差进一步缩小。随着此轮农需陆续结束,下游板材、复合肥厂家开工仍处低位,叠加煤头企业生产原料无烟煤价格下行,成本支撑不足,价格承压回落,场内实单偏刚需。

  尿素企业根据生产原料分为煤头企业和气头企业,其中煤头企业占比75%左右,今年上半年煤头利润高点出现在6月中旬,为620-950元/吨。随着7月价格持续走弱,截止到7月22日,煤头企业利润收窄到100-200元/吨。临近成本线尿素价格下行速度放缓,且7-8月是尿素需求淡季,近期价格变化与成本关联度较高。

  7月原料价格下跌幅度超过钢材的跌幅,钢厂生产利润有所回升,但需求没有改善的迹象,建筑工地开工不足,多数加工企业存在停产或者减产的情况,而生产这块,当前钢厂没有进一步加大检修的迹象,整体供需形势未有好转,钢厂利润的回升或为进一步钢材价格下跌打开缺口。但8月国内经济存在进一步好转的预期,加上对于金九银十的备货,需求回升,整体8月钢材形势或有所好转,价格或先跌后涨。

  热门评论网友评论只代表同花顺网友的个人观点,不代表同花顺金融服务网观点。

  投资者关系关于同花顺软件下载法律声明运营许可联系我们友情链接招聘英才用户体验计划涉未成年人违规内容举报算法推荐专项举报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90237

联  系  人:向小姐

电       话:0731-8893 9888

邮       件:huxiangshangmao@163.com
地       址:长沙市芙蓉中路三段569号湖南商会大厦西塔11楼
ob欧宝体育app苹果